以长效机制推动“过紧日子”落地生根
2025-05-20 11:22:57? ?来源:东南网 责任编辑: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|
中央三令五申“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”,这既是应对复杂形势的现实需要,更是赓续党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。但现实中,一些地方仍存在“紧一阵松一阵”的应付心态,个别干部把节约当作“临时任务”。近期,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的修订,为各级机关提供了制度遵循。实践表明,只有从思想深处筑牢根基、用制度刚性强化约束,才能真正让艰苦奋斗蔚然成风。 思想上必须筑牢“节约基因”。“紧日子”本质是价值观的较量。当年苏区干部“自带干粮去办公”,正是思想自觉成就行动自律。当前一些干部认为“节约影响效率”“排场代表面子”,实则是理想信念松动。唯有让“精打细算”成为思维习惯、“量入为出”化为行动自觉,节俭才能真正升华为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。 制度必须扎紧“钱袋子”。要构建全流程管控:预算编制推行“零基预算”,执行实施“负面清单”,监督引入“第三方审计”。特别要推广“'三公'经费季度晾晒”做法,让权力阳光运行。制度贵在“长牙齿”——对超标准接待、变相旅游等行为露头就打,形成“花钱必问效、违规必追责”的强大震慑。 效能转化要释放“节约红利”。“紧日子”不是简单节流,而是通过优化配置实现效益跃升。要善用现代治理工具:建立“公物仓”盘活闲置资产,推广“云会议”减少差旅支出,运用大数据精准压缩冗余开支。更要树立战略思维,把节约资金投向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,让每分钱产生乘数效应。如此,“紧日子”就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。 “过紧日子”本质是治理能力的跃升。党员干部须以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”的清醒、“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”的自觉,带头答好这道政治必答题。各级组织更要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,将节俭理念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,方能绘就“党政清廉、社会清朗”的时代画卷,为民族复兴注入持久动能。(陈文华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